


专业概况
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机械工程学院于2017年在原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基础上创办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同年9月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558人。
本专业深度融合机械设计、电子技术、控制科学等学科核心知识,构建“机械-电子-信息-控制”四位一体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在机电系统集成、智能装备开发、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综合能力。学生将系统掌握从机械结构设计、传感器与执行器开发到嵌入式系统编程、工业机器人控制的全链条技术,熟练运用CAD/CAE工具、PLC编程平台及LabVIEW、MATLAB/Simulink等软件,实现机电产品从理论设计到工程落地的全流程开发。
本专业学生主要就业领域:智能装备研发(从事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装备的设计与优化)、机电系统集成(在汽车电子、伺服控制等复杂机电一体化工程实施)、先进检测技术(开发基于机器视觉、智能传感器的精密检测装置与质量控制系统)、自动化工程应用(为加工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提供运动控制、过程自动化解决方案)。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及管理等工作。
教学条件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以多级挑战项目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项目制与混合式教学理念,重组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全力打造标准化、特色化、分级挑战性课堂。本专业现有教学实验室4个(不含公共教学实验室、基础实验室),分别为:信号测量与分析实验室、单片机控制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实验室以及PLC创新应用实验室,设有2个芜湖市智慧工业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室,拥有创客梦工厂、智能机器人协会等2个创意与创新组织。各类教学、科研设备齐全,拥有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平台、光机电气一体化控制实训系统、机器视觉检测实验教学平台、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三维高精度大行程位移检测装置等高精尖设备,各教学实验室总资产210余万元,共105台/套,室内面积约630平方米。
(图为学院部分实验室)
培养模式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重点学习机械、电子、检测、控制等学科知识,包括机械设计基础Ⅰ、单片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II、机电设备PLC控制、自动控制原理、虚拟仪器技术、机构与控制系统设计、机械电子工程系统设计等核心课程或实训。在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将“现代控制技术”、“工业自动化应用技术”以及“先进检测技术”有机结合,以多级挑战项目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项目制与混合式教学理念,着力培养能够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和管理维护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图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基于项目的学习串)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图为学院学生参与金工实训、企业实习)
育人成果
本专业教师积极承担各类教学、科研项目,为学生进驻实验室、参与真实项目实践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近三年实际在研项目共计20余项。本专业高度重视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情况,以赛促学,近三年本专业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200余项,其中,2022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取得全国金奖,2024第十四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2024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3项。
(图为学院学生参与国家级赛事)
我校2022、2023连续两年有学生获得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均来自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图为获评安徽省年度大学生学子)
(图为媒体报道)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方面保持良好的态势,就业去向涵盖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电力、机器人等相关领域,近三届毕业去向落实率平均为95%以上,有多名学生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另有部分学生成功完成创业;近年来不断有学生考入安徽大学、苏州大学、宁波大学等“211”、“双一流”建设高校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