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精神,培养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怀,引导新时代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民族自信心,传承红色基因,赓继红色血脉,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夏日智慧引航,点亮童年梦想”支教团在指导老师孙奇慧、王征的带领下,于2024年7月15日在宣城市泾县蔡村村委会开展以“大手牵小手,践行爱国行”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图为支教团成员教孩子学唱《我和我的祖国》)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通过生动的讲述、提问以及富有意义的互动游戏,让爱国主义教育变得生动有趣。通过互动环节不仅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使孩子们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决心。随后,志愿者向孩子们分别讲述了党史知识、革命英雄故事、五星红旗的由来及知识。最后,志愿者给孩子们分发《我和我的祖国》的歌词,教孩子们学唱,调动起孩子们的爱国情怀。此次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课的活动,也让实践团成员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实际行动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图




本网讯 为提高少年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加深少年儿童对机械结构的了解,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夏日智慧引航,点亮童年梦想”支教团于7月14日在泾县蔡村幼儿园成功开展了以“趣味助成长,点亮科技梦”为主题的机械零件拼装教学课程科技支教活动,为孩子们普及机械构造的相关知识。为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志愿者提前制定好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在教学现场,支教团成员用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们带来欢乐,将机械运作原理讲解与机械模型展示相结合,操纵机械模型实现基本操作,各种机械模型使得在场的学生沉浸在科技知识的学习中。为充分调动孩子们对机械拼装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讲解过程中,支教团成员运用穿插的互动和提问环节,促使孩子们踊跃参与。 (图为支教团成员带领孩子们认识基本机械零件) (图为支教团成员教学生零件拼装) 此外,支教团的成员们还为孩子们安排了零件拼装的体验活动,由支教团成员带领学生分小组进行。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在技术上锻炼了学生们对课程的掌握能力,更加激发了他们对于机械课程的兴趣。学生们纷纷表示对课程内容




本网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意见》的精神,切实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夏日智慧引航,点亮童年梦想”支教团于2024年7月13日前往安徽宣城泾县蔡村镇中心幼儿园成功开展以“我的情绪我做主”为主题的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活动伊始,支教团成员们为孩子们分发彩铅及彩纸,并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当下的心情在彩纸上随意作画,通过即兴的画作和色彩的组合大致了解每位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根据每位孩子在作品中表达的不同情绪再进行分组,依次安排不同的成员与他们交流,尤其针对一些在绘画过程中流露负面情绪的孩子进行沟通和疏导。支教团成员以“解忧杂货铺”为题,并以“诉说烦恼”的小游戏为引,引发孩子们的共鸣,调动孩子们的热情。接着,用一段常见的“被人误解”的剧情,教授孩子们如何解决烦恼。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将写满自己烦恼的纸折成纸飞机,纸飞机放飞的同时,烦恼也随之而去。泾县蔡村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潘海霞表示,“农村留守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丰富农村儿童课外生活,促进农村美育教育健康发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夏日智慧引航,点亮童年梦想”实践团于2024年7月12日奔赴宣城泾县蔡村成功开展了以“护绿芽,绘童心”为主题的绘画课教学活动。这次绘画课的教学活动得到了蔡村镇蔡村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支教团成员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的绘画课的形式,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了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进行了实践操作。(图为支教团与蔡村村委会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基地)“生命是什么?”“我是什么样子的?”“我的生命有什么价值呢?”实践团成员们向孩子们抛出疑问。伴随着孩子们诸多有趣但稚嫩的思考萌发,实践团成员正式开始了美育授课。实践团成员们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向自然界取材,用画笔捕捉美好瞬间。通过实践团成员们的进一步指导和解答,孩子们对待事物也有了新的认识,在对幼儿园大班班长的采访中,他兴奋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通过画画,我不仅发现了生活中更多色彩,更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并学会将美记录下来。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缅怀革命先烈,铭记革命历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2024年7月20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红色遗迹 百年之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前往金寨县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红军广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金寨县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大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是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图为团队在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合照) 团队首先前往金寨县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实践团的成员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到了红25军的历史背景以及进行多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和战略转移。这些照片以及资料,无声胜有声地告诉我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正是因为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实践团成员们在参观中更加深刻地学习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 (图为参观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 第二日,实践团在指导老师汪倩雯的带领下前往金寨县红军广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动员和教育学院师生投身基层法治实践,深入了解刑事司法执行严肃性,机械工程学院“青春志愿行”法宣实践团同芜湖三山经开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开展了特色法治教育活动。不同于传统认知的刑事司法执行,“社交矫正”对于大部分同学还比较陌生,为加强学院师生的法治意识,实地参与刑事司法执行,团队成员首先到达芜湖三山经开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在管理局领导和挂职民警干部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参观了管理局的指挥中心以及各个功能科室并和师生进行了简单的座谈。随后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深入了解社区矫正以及法律知识,现场参与了社区矫正入矫宣告。(图为矫正管理局领导与师生进行座谈)(图为团队成员现场参与社区矫正入矫宣告) (图为学生参与学习阅读司法文书及犯罪罪名介绍) (图为师生与龙湖司法所领导交流) 随后管理局领导带领学生们前往龙湖司法所,了解基层司法所日常工作;参观法治文化广场,感受法治精神;现场观摩社区矫正执法,社区矫正对象“现




本网讯 在盛夏的季节里,一群充满活力的大学生们将青春的种子播撒在了广阔的田野上。从7月13日至7月15日,“绿意乡途·挖掘乡村振兴”实践团奔赴安徽省芜湖市湾沚鸠兹湾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年轻的实践团成员以“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为行动口号,深入乡村,通过科技服务、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多种形式,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图为实践团与指导老师合影)布上生花,青春筑梦扎染,作为中国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人们喜爱。秉承着传承与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心,实践团成员通过网络和视频的帮助,了解了扎染的历史起源、文化意义以及制作工艺,亲手体验了从设计图案、扎绑布料到上色、固色的整个制作过程。实践团成员纷纷发挥创意,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随着每一块布料逐渐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花纹和色彩,大家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图为实践团参与非遗扎染)耕读传薪,青春助农随着活动的进行,实践团成员还参观了农耕文化科普馆。农耕文化科普馆作为传承和展示中国古老农耕文




本网讯 为了进一步优化材料专业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并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需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研室于2024年7月15日在求是楼二楼会议室举办专业核心课程大纲研讨活动,共同修订《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和《材料成型原理Ⅰ》三门专业核心课程大纲。(会议现场) 会议开始,教研室主任黄自成就课程大纲修订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带领教研室新老师学习2022版材料专业大纲。他指出,随着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工程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原有的教学大纲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和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并强调每位老师都需要熟悉和掌握材料专业大纲及培养方案。随后,陈姗姗老师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大纲进行介绍,张椿英老师、邢梅老师参考《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大纲,对《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和《材料成型原理Ⅰ》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在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就教学大纲修订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大家纷纷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