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6月17日下午,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班”开班典礼暨签约设备交接仪式在我校新芜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36名卓越工程师班学员将接受奇瑞公司和安信工的联合培养,将企业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现双元育人,产教融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班”开班典礼暨签约设备交接会议)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康、制造中心总监韩必文及相关负责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长吴敏、副校长葛付才、招生就业处处长黄武勇、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柴阜桐等出席会议,机械学院各专业负责人、辅导员以及200余名同学参加。(黄武勇主持会议)(签约设备交接仪式)本次产教融合培养班确立“崇尚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立足汽车行业发展需求,依托企业强大研发及制造能力与经验,结合高校专业理论优势与教学经验开展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工程能力、产品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产业工程师。整体培养采用“2.5+0.5+1.0”模式,即本科生在合作院校进行学习2.5年、在院校与企




本网讯 6月18至20日,机械工程学院组织全院师生通过视频直播或重播的方式,观看全省师生“同上一堂‘党史’大课”。(班级集中学习)(教师共同学习)(宿舍学习)本次党课通过解读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基本内涵,引入到对大别山精神、新四军精神、渡江精神、小岗精神的深度讲解上,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党为什么能领导人民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走进新时代”等问题的答案。使广大师生在学史明理中筑牢思想根基,在学史增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史崇德中赓续红色基因,在学史力行中担当时代重任,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观看的师生一致表示,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工作学习中,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机械工程学院供稿)




本网讯 6月8日,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琪教授应邀来机械工程学院为18级考研学生作考研宣讲。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18级辅导员孙奇慧以及50余名同学到场聆听讲座。(刘琪教授应邀来机械学院作考研宣讲)(刘琪教授)孙奇慧首先对刘琪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刘教授以及安徽工程大学与机械学院良好的合作交流传统及其成果,希望同学们抓住机遇、明确目标,以必胜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科学的方法打赢考研这场硬仗。(讲座现场)(刘教授介绍备考科目)刘琪教授简要介绍了国家考研相关政策,重点阐述了安徽工程大学材料专业研究生招生情况及相关政策,以及研究生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对材料专业考研给予了备考建议。最后强调要合理定位,根据个人的学识水平合理择校;要有信心,考研考的不仅是学识,也在考心态;要合理安排计划,平衡公共课与专业课复习。最后,刘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且全面的回答,同时她充分肯定了我校读研学子的能力,并欢迎更多的考生加入安徽工程大学。




本网讯 机械工程学院2021年考研喜结硕果,学院2017级本科毕业生共有98名学子考研被录取,升学率达20.29%,其中夏雪晴、丁文龙、朱绍康、孟恒等多位学子考取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双一流”院校,机械1702班考研升学率达37.2%。(机械工程学院2021届考研光荣榜)考研成绩的取得,既是考研学子们寒窗苦读、挥洒辛勤汗水的结果,也是学院高度重视考研质量、不断提升教学与管理服务水平的直接体现。同学们在图书馆、校园、考研自习室里默默刷题,在宿舍里挑灯夜读、刻苦努力,在校园中能经常看到他们努力备战的身影。学院也高度重视学生的考研升学工作,把学生考研作为学院加强学风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和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已通过研究生考试的学子,定能见贤思齐,勤奋学习,紧跟时代的脚步,在人生的道路上续写新的华篇。同时期望准备考研的同学们以他们为榜样,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实现自己的考研梦! (文/李俊杰 图/新媒体中心 校/孙奇慧 审/樊钒)




本网讯 6月2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在博学楼N301智慧教室开展“院长说学院、教学院长说教学、专业负责人说专业”活动。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执行院长柴阜桐主持。(机械工程学院开展“五说五讲”活动)执行院长柴阜桐向与会教师介绍了目前评估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后续工作安排,并强调了“五说五讲”活动在评估中占据的重要地位。随后,他从学院概况及定位、办学举措、特色培育、发展规划等方面向与会教师详细讲解学院情况,让全体教职工对学院的整体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柴阜桐说学院)分管教学院长方传智从学院师资队伍结构、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与教学、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管理及质量保障、下一阶段发展思路等方面阐述学院教学情况。(方传智说教学)学院各专业负责人分别从专业概况、培养目标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成果、专业特色等方面介绍专业发展情况。(专业负责人说专业)最后,柴阜桐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希望各位教师会后进一步熟悉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特色培育等内容,积极主动参与后续的




本网讯 2021年5月26日,机械工程学院于新芜校区博雅楼S205教室举办“第十四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本次比赛由教务处主办。机械工程学院苗思忠、黄自成、张继东、于鹏、王清清、张振东、王彻、王儒等8名老师担任评委。(比赛评审现场)比赛分为PPT汇报与提问答辩两个环节。参赛选手们精心准备,对自己设计的作品充满了信心,从功能、设计、结构、工艺制作、性能价格比、创新性、实用性等多方面向评委详述了作品创意。在提问答辩环节,选手们面对评委提问,思路清晰,对答如流,展现出较高的学科专业素养。评委们本着认真严谨的态度,给选手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改进建议。(选手演示)经过多名评委对作品的可行性、创新性、真实性进行评审,根据现场评审打分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选拔15份优秀作品推报送2021第14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竞赛组委会,参加全国决赛。(评委与获奖选手合影)本次比赛,选手们充分运用了所学专业知识,展现了我校学子优秀的科技创新意识、理论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全国三维数字




本网讯 5月31日,机械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第四课——“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政大课。(机械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同上“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政大课)本次思政大课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海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马慎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付丽莎等3位老师以有别于此前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思政大课形式,分为导入开篇、六个阶段串讲、最终总结等三大部分,条理清晰、理论体系严密,为全国广大师生呈现了一堂高质量的思政大课。顾海良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观点说道:“习近平总书记从六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并在整体上概括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内容。付、马两位教授交替的讲解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四个发展阶段。课程的最后,顾教授以总结性的话语概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六个阶




本网讯 5月21至25日,机械工程学院在博学楼智慧教室顺利开展2021届毕业设计(论文)小组答辩工作。本次答辩涉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4个本科专业,共16个答辩小组。(答辩现场)根据学校2021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的要求,机械工程学院答辩委员会精心细致地安排组织本次答辩工作,包括合理划分答辩小组、落实答辩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协调和布置答辩教室等,积极做好答辩组织工作和服务管理工作。在答辩过程中,学生采用PPT形式汇报毕业设计(论文)的背景、研究方法和设计过程,并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展示设计图纸和设计成果。答辩评委老师根据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提问,同学们进行现场回答。通过答辩,评委老师在给予学生论文肯定的同时,也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宝贵建议。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不仅仅是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展示,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开展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将有利于规范和提高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