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4日,我校迎来2023-2024秋季学期开学第一天。为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保证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机械工程学院积极深入教室、实验室现场检查教师到岗、学生出勤、精神面貌、教学秩序等各项教学工作。4日上午由机械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田启华带队,副院长柴知章、王清清,院长助理苗思忠及学院教学管理人员陪同深入教学一线,检查并了解我院期初教学工作情况。(图为学院领导深入课堂检查)从检查结果来看,学生按时到达教室,班级课堂纪律良好,学生精神状态饱满;任课教师认真准备教学课件,授课资料准备齐全,期初各项教学工作运行井然有序。 机械工程学院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加强对教学环节的严格把控,进一步提高我院学生学习能力,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以促进教学工作质量逐步提升。
本网讯 为持续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切实提高本专业教师的备课质量,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本学期继续推进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本学期的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共分为三场,每场活动都按照课程属性划分了明确的主题,分别为:机器人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机电控制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以及检测仿真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以此实现了本教研室教师的全覆盖,并且本学期继续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与交流和指导。(机器人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机电控制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检测仿真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通过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的交流研讨,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教学时的总体思想,授课时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不可为了思政而强行融入与专业课内容毫无关联的思政元素;其次,在备课过程中,可参考一些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和自己所承担的课程深度融合;再次,要关注时事,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避免出现不正确的观点或言论;最后,要突出专业特色,作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要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领悟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十四五”本科教育系统性改革,大力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热情,充分推动教学创新实践。2023年4月12日,机械工程学院成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学院初赛。学院青年教师以团队或个人形式参赛,共11支队伍参加了此次教学竞赛,竞赛于博学楼N301和N303两个教室同时进行,学院教学委员会成员担任竞赛评委。比赛现场,各参赛选手准备充分、精神饱满、仪态大方、语言精练,通过一张张精心设计、构思巧妙的PPT,层层递进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课程特色、课程简介、课程发展等要素融会贯通、互为一体,遵循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打造具有吸引力、影响力和启发性的优质课堂。各位评委结合参赛教师提交的教学设计和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现场进行点评,并与参赛教师进行直接交流,气氛热烈。评委们充分肯定了青年教师的教学优点和亮点,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机械工程学院2023年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青年
本网讯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精神,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机械工程学院继续深入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5月15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田启华,副院长柴知章带队走访了德力西电气(芜湖)有限公司和普莱默电子(芜湖)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活动。(校企座谈)在与会企业的座谈会中,企业负责人首先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薪酬福利、招聘需求以及企业的工作环境,分析了近年来学生在就业观念上的变化。柴知章围绕学院的人才培养、实习安排及实习就业一体化落地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强调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校企双方应加强交流,共同携手帮助学生理清职业定位,拓宽职业通道,从而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田启华指出,学院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企业用人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认识湾沚、认识企业、认识世界。其次,校企双方可在学生实习中,给予毕业设计课题的指导,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实现共赢双赢。同时,学院希望与企业开展更深度的拓展工作,比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学质量,4月19日,车辆工程专业教研室教师开展了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贤法、高旭、吕晓婷、樊晨、李雅婧五位教师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现场) 活动围绕如何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展开研讨,车辆工程专业老师分别对所授专业课程在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思政元素融入方式等方面作了介绍,并提出在思政元素挖掘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张贤法老师认为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才能更好的让学生产生共鸣;高旭老师提出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要做到润物无声,且基于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的特点可以结合时政,例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有很多与发展新能源汽车契合的理论;吕晓婷老师结合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爱国主义等课程思政元素,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讲述;李雅婧老师提出思政元素的引入在结合案例讲解时也要注意不能偏离主题,例如很多与汽车相关的热点新
本网讯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对于大三下学期的很多同学来说,考研将是他们未来大半年里需要打的一场没有硝烟的硬仗。图书馆是他们的辎重库,寝室是他们的营帐,手中的笔和脑中的知识,便是他们最锋利的武器。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下,机械工程学院材料教研室的各位老师协同材料2001、2002两班,于4月20日组织开展了一场考研主题的经验分享交流会。 本次交流会不仅材料教研室的各位教师主动参加,为有考研意向的同学答疑解惑,同时邀请了2019级考研结束的几位同学来进行经验分享。交流会上受邀而来的几位考研“上岸”的同学从自己考研的经历出发,从考研的目的、如何选择学校、复习方法、时间规划以及心态调整几个方面给学弟学妹们做了详细的讲解。陈鸿飞同学强调考研一定要坚定信念,态度认真,对自身的状态时时监控、及时调整;葛梦茹同学从学习方法的角度出发,与大家分享了一些如快速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高数题目练习的方法等,还分享了一些优秀的学习平台供大家参考;雍康同学则强调准备过程中心态的重要性,及
本网讯 2023年4月19日,为了不断钻研教育教学质量,将思政教育思想深刻深入到课堂教育之中,并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一体化育人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社会主义建设时代新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研室持续深入的进行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此次邀请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缪玲丽老师,黄可老师以及高旭老师参加本次的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 (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现场)此次备课活动中首先由赵浩峰教授对材料专业的基本课程以及目前采用的一些课程思政切入点做了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同时以自己讲授的课程为例-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进行抛砖引玉。随后马院的几位老师轮流给我们介绍了他们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介绍了一些典型的课程思政案例,针对我们工科课程可能用上的课程思政点也进行了介绍,重点对全国劳动模范案例进行了讲解。接下来各门课程的老师和马院的专家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分别在《特种铸造》《金属学及热处理》《铸造合金与熔炼
本网讯 为切实加强校企合作,掌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深挖就业资源,助力2023届毕业生充分就业、留芜就业、高质量就业,为毕业生开拓就业岗位,持续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近日,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柴知章、李梦、樊钒、王清清及教师、辅导员代表一行走访了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就学院人才培养,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校企合作等问题与企业进行深入洽谈。(车间参观)(校企座谈)座谈会上,柴知章围绕学院的办学历史、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毕业生规模等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强调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借此次聘任产业教授的窗口打通与企业的联系,促进产教融合,切实推进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为企业精准培养人才,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共赢双赢。全力保障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不断完善学院就业指导服务长效机制,助力学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企业负责人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远景规划、用人需求以及企业的生产工作环境,表示当下急需技能型人才进行拔高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生来企业边实践边学习,同时也反馈了学院学
本网讯 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了解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推进教学持续改进。4月14日下午,副校长孙辉、副校长章敏凤、教务处副处长王啸楠、教务处副处长孙怡川及教学督导徐建方等一行深入机械工程学院,进行2022-2023学年春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学管理人员、教研室主任及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首先,李梦对本次期中教学自查情况进行汇报,从秋季学期因疫情未完成实验课程补做情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教学改革推进情况、教学活动月组织情况、教风和学风、毕业设计和企业实习等重点工作进行阐述。随后,学校检查组走访实验室,随机抽查教师所授课程的作业、笔记、授课计划、教学大纲、秋季学期考核归档材料等教学资料,并进行了现场交流。检查结束后,学校检查组成员逐一发言,分别对学院的课程教学材料、实验教学情况、企业实习等检查情况进行了集中反馈,对于不足也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最后,田启华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期中教学检查是保障教学工作持续改进
本网讯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倾听学生对“教”与“学”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为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供依据。4月11日中午,机械工程学院在博学楼(A3)N501举办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学院副院长李梦、院长助理韩海东,各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管理人员,以及40余名各班级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议由李梦主持。(座谈会现场)会上,参会学生代表从本学期的课堂教学纪律、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资源、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反馈。反映较多的问题包括课程授课效果差异、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学习笔记内容和形式建议优化等。各教研室主任对学生代表提出的班级学习兴趣不高,专业课学时分配不足等给予了合理化的建议和指导,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做好各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升个人能力素养。会后,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将会向相关部门和学院进行反馈,并根据专业设立反馈邮箱机制,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