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学生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于10月24日在求是楼N307召开了班主任与辅导员的首次联席会议。会议由阚延鹏老师主持,机械学院副院长樊钒、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班主任高吟、辅导员张梦蝶、以及任课教师胡汉春共同参与会议。会上,阚延鹏就开学以来对大一两个班级进行的专业介绍、听课以及晚自习辅导答疑等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发现的个性和共性的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高吟就之前召开的主题教育班会开展情况作了简单介绍,重点关注大一新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风和学科竞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胡汉春肯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就辅导答疑和大一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提出了一些建议;辅导员张梦蝶介绍了两个班学生开学以来在学习、课外活动、晚自习等方面的表现,指出存在的问题。通过沟通,大家总结出了班级存在的个性与共性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协商了初步的解决措施,达成一致。最后,樊钒副院长重点强调要研讨分析班级存在的个体或群体问题,班主任、辅导员及任课老师要及时沟通,并协商制定解决措施,落实具体负
本网讯 10月18日,机械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在求是楼N205会议室顺利进行。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樊钒主持。(机械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会议第一阶段,由学院领导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对本学期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就近期重点工作作了强调说明。副院长王清清对期中教学检查、毕业设计等近期教学工作重点进行了具体说明和提醒,副院长柴知章就实习、工程管理等实践教学方面作了具体要求,樊钒对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管理人员的协同育人工作实施和即将举办的运动会进行动员和安排。(大会现场)会议第二阶段,由樊钒传达学校2023-2024年度秋季开学全体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工作会议精神和院务会相关工作部署,包括推进学院教研教改活动、开展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优化学生企业实习工作、加强对外交流与学术活动、统筹各项经费使用、试点“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强化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等。(田启华讲话)会议最后,学院院长田启华就相关工作和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强
本网讯为帮助新入职教师更好地熟悉专业教学内容,更快地进入教师角色,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9月15日上午,机械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研室联合开展新教师试讲活动,本年度新入职的彭晶晶、杨鹏和顾瀚三位教师均参与此次试讲,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王清清副院长、张宇教授和刘焕胜教授担任评委,对新教师进行“问诊把脉”,教研室其他无授课等任务的老师也一同参与交流研讨。 新教师们在试讲前认真准备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表、教材、教案、平时成绩考核表和PPT等教学材料,分别针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工程制图基础》以及《画法几何及先进成图技术(1)》进行试讲。试讲过程中,老师们精神饱满,教态自然,能够较为恰当地将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相结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相应的授课任务。每位老师试讲结束后,评委老师均依次进行点评,从PPT制作、板书、讲课语速、重难点的把握以及与学生的互动等方面详细地指出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各位新教师虚心听取评委老师们的建议。本次试讲是三位新教师正式走向讲台的一次全真演练,通过本
本网讯 9月2日上午,机械工程学院举办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通报暑期及上半年成果,部署新学期工作。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执行院长田启华主持。(会议现场)会议首先由田启华介绍了新入职教职工,对暑期各项工作开展做了简要介绍,随后各分管业务副院长就分管工作进行了通报。副院长王清清针对新学期开学提出期初教学检查工作要求,对各类学生作业、课程设计等资料归档做出明确,同时要求教研室做好教研活动计划以及课程思政集中备课要求等事项。副院长柴知章通报了暑期实习走访活动和实验室建设情况,以及实验耗材和实验室建设经费情况,提出要结合项目化教学和新专业早谋划早立项。院长助理苗思忠对上半年学院的专利、论文、纵向项目和横向科研经费等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对全年目标达成坚定了信心。整个暑期,学院学科竞赛喜报频传,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金相技能大赛、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国赛项目再创佳绩。会议还通报了暑期教师办公室改造以及集中办公搬迁情况,对加强教师交流沟通
本网讯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院新入职的教师熟悉学院日常工作和校园生活,强化新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9月2日上午开展了机械工程学院新进教师交流会。学院执行院长田启华、副院长王清清、教研室主任、教学管理人员以及新进教师彭晶晶、刘明豪、顾瀚、杨鹏、王小燕参加会议。(新进教师交流会照片)执行院长田启华首先对新进教师进入安徽信息工程机械工程学院的大家庭表示热烈欢迎。随后新进教师逐一发言,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来学院后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也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同时各教研室主任也对新进老师的培养计划和工作安排进行了介绍。最后田院长也对新进教师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勉励新老师努力工作,不断钻研,为教学和科研打下扎实的基础,促进自我成长和成才。此次交流会,为新进教师尽快适应角色转变,融入到学院大家庭,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引,新进教师对未来的工作和职业发展也有了清晰的认识,对于学院和学校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教师工作产生极大的信心和积极性。
本网讯 9月4日,我校迎来2023-2024秋季学期开学第一天。为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保证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机械工程学院积极深入教室、实验室现场检查教师到岗、学生出勤、精神面貌、教学秩序等各项教学工作。4日上午由机械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田启华带队,副院长柴知章、王清清,院长助理苗思忠及学院教学管理人员陪同深入教学一线,检查并了解我院期初教学工作情况。(图为学院领导深入课堂检查)从检查结果来看,学生按时到达教室,班级课堂纪律良好,学生精神状态饱满;任课教师认真准备教学课件,授课资料准备齐全,期初各项教学工作运行井然有序。 机械工程学院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加强对教学环节的严格把控,进一步提高我院学生学习能力,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以促进教学工作质量逐步提升。
本网讯 为持续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切实提高本专业教师的备课质量,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本学期继续推进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本学期的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共分为三场,每场活动都按照课程属性划分了明确的主题,分别为:机器人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机电控制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以及检测仿真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以此实现了本教研室教师的全覆盖,并且本学期继续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与交流和指导。(机器人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机电控制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检测仿真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通过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的交流研讨,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教学时的总体思想,授课时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不可为了思政而强行融入与专业课内容毫无关联的思政元素;其次,在备课过程中,可参考一些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和自己所承担的课程深度融合;再次,要关注时事,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避免出现不正确的观点或言论;最后,要突出专业特色,作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要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领悟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十四五”本科教育系统性改革,大力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热情,充分推动教学创新实践。2023年4月12日,机械工程学院成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学院初赛。学院青年教师以团队或个人形式参赛,共11支队伍参加了此次教学竞赛,竞赛于博学楼N301和N303两个教室同时进行,学院教学委员会成员担任竞赛评委。比赛现场,各参赛选手准备充分、精神饱满、仪态大方、语言精练,通过一张张精心设计、构思巧妙的PPT,层层递进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课程特色、课程简介、课程发展等要素融会贯通、互为一体,遵循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打造具有吸引力、影响力和启发性的优质课堂。各位评委结合参赛教师提交的教学设计和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现场进行点评,并与参赛教师进行直接交流,气氛热烈。评委们充分肯定了青年教师的教学优点和亮点,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机械工程学院2023年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青年
本网讯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精神,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机械工程学院继续深入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5月15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田启华,副院长柴知章带队走访了德力西电气(芜湖)有限公司和普莱默电子(芜湖)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活动。(校企座谈)在与会企业的座谈会中,企业负责人首先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薪酬福利、招聘需求以及企业的工作环境,分析了近年来学生在就业观念上的变化。柴知章围绕学院的人才培养、实习安排及实习就业一体化落地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强调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校企双方应加强交流,共同携手帮助学生理清职业定位,拓宽职业通道,从而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田启华指出,学院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企业用人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认识湾沚、认识企业、认识世界。其次,校企双方可在学生实习中,给予毕业设计课题的指导,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实现共赢双赢。同时,学院希望与企业开展更深度的拓展工作,比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学质量,4月19日,车辆工程专业教研室教师开展了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贤法、高旭、吕晓婷、樊晨、李雅婧五位教师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现场) 活动围绕如何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展开研讨,车辆工程专业老师分别对所授专业课程在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思政元素融入方式等方面作了介绍,并提出在思政元素挖掘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张贤法老师认为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才能更好的让学生产生共鸣;高旭老师提出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要做到润物无声,且基于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的特点可以结合时政,例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有很多与发展新能源汽车契合的理论;吕晓婷老师结合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爱国主义等课程思政元素,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讲述;李雅婧老师提出思政元素的引入在结合案例讲解时也要注意不能偏离主题,例如很多与汽车相关的热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