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7月23日,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苗思忠带队,专任教师黄自成、李凡等一行赴芜湖毅昌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学院一行首先参观了公司生产车间、测试中心等,详细了解了公司的产品类别、生产工艺等。在座谈交流过程中,公司总经理余求玉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今年生产情况以及未来规划布局;汽车事业部技术总经理李能文从产品前端预研、质量检测、新产品概念设计等方面详细说明了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建设思路与规划;人力资源部部长姜洲介绍了公司在人员招聘要求、培养体系、晋升渠道等方面的政策与支持,提出目前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相关专业人才需求较大。苗思忠围绕学院基本情况、学生培养、专业建设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就工程师授课、双向挂职、项目式实习基地、横向合作等方面的典型做法作了进一步说明。随后双方围绕校企共建实验室、科研项目合作、人才定向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度交流。(图为座谈交流现场)此次走访交流是继今年3月19日公司总
本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机械工程学院于4月21日下午组织召开了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任务书评审会议,会议邀请了学院执行院长田启华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胡玲凤教授、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张宇教授、副院长方传智副教授担任评委。评审会由副院长苗思忠主持。(图为评审会现场)评审会上,各平台和团队负责人分别围绕建设背景、研究方向、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及分年度实施计划等方面展开汇报。评委们一边听取汇报,一边仔细审阅任务书。针对研究方向宽泛的问题,评委强调要结合机械专业硕士点建设以及产业需求,精准定位,突出特色;对于任务书表述不规范、逻辑不清晰等问题,评委要求做到内容详实、表述规范,确保任务可量化考核。整个评审过程中,各位评委结合学院学科发展、科研条件、师资结构、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参会教师深度交流,帮助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梳理思路、明确方向,进一步完善任务书。此次评审会议,通过评委们的指导,各科研平台、科研团队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及任务要求。今后,学院将持续加强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提升科学研
本网讯 5月23日,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深与企业的合作交流,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苗思忠带队赴芜湖古戈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走访交流。(图为参观人员合影)学院一行先参观了公司的产品展览区、智能化生产车间、设备研发车间等,公司总经理钱阵详细介绍了公司设备的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表达了产品迭代目前所遇到的技术难题。苗思忠表示,学院在机械设计制造、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等学科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希望通过资源互补,与企业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助力产业升级。座谈会上,双方围绕校企合作开展深度交流,就技术攻关、课题申报、人才共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图为参观企业展览区)通过企业走访交流,进一步推动了机械学科与地方产业的深度融合。未来,学院将依托优质合作伙伴,助力学院教学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区域智能制造产业输送更多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本网讯 为提升青年教师科研水平,提高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成功率,2025年5月28日在学院二楼会议室,机械工程学院组织了一场针对青年教师的自然基金项目申报指导交流会。此次会议邀请了田启华教授,胡玲凤教授、刘焕胜教授、李汉军教授、方传智副教授对教师的申报书进行深度打磨,并提出专业修改建议。(图为会议现场)会议伊始,副院长苗思忠汇报了学院前期在基金项目申报的情况,强调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于学院学科建设以及青年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他指出,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申报是提升科研实力的关键途径,更是教师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确立研究方向的重要契机,鼓励青年教师珍惜此次机会,认真学习专家建议。随后,各位专家教授对本次提报的申报书进行了认真评阅,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科研经验与项目评审阅历,开启了细致入微的“问诊”模式,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在研究目标方面,专家强调目标应更具凝练性与精准性,避免过于宽泛,确保通过项目实施能够切实解决核心科学问题,为后续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对于研究内容,指出要进一步细
本网讯 近日,由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主办、机械工程学院承办、材料创新协会协办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赛决赛于新芜校区A3博学楼S305成功举办并圆满结束。比赛现场,各参赛团队通过PPT展示、实物演示、视频讲解等多种形式,向评委和观众介绍了他们的创新作品。参赛项目涵盖节能技术、新能源开发、环保设计、低碳生活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图为比赛现场)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从创新性、可行性、节能效果、现场表现等方面对各项目进行综合评分,并提出改进建议。最终,有15个项目脱颖而出,将代表我校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图为评委点评)本次比赛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我校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氛围的形成。参赛同学纷纷表示,通过比赛提升了专业能力,也更加坚定了为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全国性学科竞赛,我校已连续多年组织参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期待今年我校学子在全国舞
本网讯 5月23日,应机械工程学院邀请,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潘家保教授莅临我校,为全院专任教师带来一场题为《聚焦应用基础领域,开展有组织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院长田启华教授主持。(图为讲座现场)潘家保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科研管理经验,系统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基金项目申报方面,从选题策略到文本打磨,分享了独到的见解;在学术交流合作方面,详细介绍了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实践路径;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讲解了高水平团队培育的关键要素。潘家保通过个人真实的科研经历,为参会教师带来一场内容详实、启发深刻的报告。在互动环节,多名教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与潘教授进行交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图为潘家保讲授科研申报相关内容)田启华在总结中强调,青年教师在科研道路上,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心、久久为功,既要注重日常积累,更要把握申报材料的精益求精,同时,要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本次学术活动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观点前沿,启发性强。未来,学院将致力于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助
本网讯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优质就业平台,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5月6日机械工程学院与宝银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银特材”)代表围绕学生招聘就业、实习生联合培养及校企科研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图为交流会现场)交流会上,宝银特材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周婷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核心业务及行业优势。作为国内特种材料研发与制造的领军企业,宝银特材专注于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创新应用,业务涵盖核电、航空航天、军工装备等领域。同时周婷重点对2026年实习生项目进行了介绍,强调了实习生在数控机床使用和机加工方面的专业要求。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韩海东对宝银特材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宝银与机械工程学院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每年均有数十名优秀毕业生前往宝银特材发展,有些毕业生已经在企业的关键岗位发挥作用。这既得力于企业对我们毕业生的悉心培养,也得力于学院课程改革强化夯实了学生理论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基础。校企协同是培养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的关键路径。希望通过此次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同时
本网讯 为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搭建校企人才对接平台,机械工程学院于4月29日特邀美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徽粤辉煌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两家行业知名企业进校,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多个优质岗位。(图为美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宣讲)美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国内空开设备领域领军企业)负责人细介绍了企业在空开装备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并重点解读了研发工程师、工艺设计师等岗位的培养体系与晋升通道,强调“技术创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本次招聘的核心考核点。(图为安徽粤辉煌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宣讲)安徽粤辉煌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轻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的高新技术企业,是行业领先的“轻合金表面处理专家”和“表面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企业招聘负责人重点介绍了企业目前急需拥有机械专业基础的复合型销售人才,并介绍该岗位表面处理和环保业务推广的岗位需求及福利待遇等情况。在问答环节,学生们围绕薪资待遇、工作地点、职业发展等踊跃提问,企业代表
本网讯 为进一步培养和激励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机器人相关技术的发展,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选拔我校优秀队伍参加省级决赛,安徽省机器人大赛校级选拔赛—机器人赛道于2025年4月23日下午在机械工程学院A8201和A7S506实验室成功举办,并邀请了三位专任教师担任评委。(图为仿人机器人多人舞蹈比赛现场)本次比赛分仿人机器人短跑、仿人机器人多人舞蹈与仿人机器人障碍跑三大赛项,吸引众多学生团队踊跃参与,各队学生密切配合,倾尽智慧,充分彰显学子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能力。在仿人机器人多人舞蹈赛道上,参赛机器人以灵动身姿与精准律动引爆全场。选手们突破传统机械运动的局限,将编程算法与舞蹈编排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感知音乐节奏、伺服电机控制肢体动作,使机器人呈现出细腻的情感表达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评委对参赛作品的创意性、技术性、艺术性进行综合评分。(图为评委老师现场打分)仿人机器人短跑赛道中,机器人选手凭借精密算法与精巧的动力系统优化技术赋予机器人以风驰电掣之姿,诠释速度与
本网讯 2025年4月25日,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苗思忠带队赴芜湖联诺电器有限公司开展走访交流。(图为校企双方合影)学院一行先参观了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产品测试实验室,公司技术总监朱宗恒介绍了公司在精密制造、自动化控制及智能传感领域的创新实践,并表达了对高精度智能传感技术升级的迫切需求。副院长苗思忠表示,学院在机械设计制造、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等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研究基础,希望通过资源互补,与企业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助力产业升级。座谈会上,双方围绕校企合作开展深度交流,就技术攻关、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图为参观企业)(图为交流座谈)通过企业走访交流,进一步推动了机械学科与地方产业的深度融合。未来,学院将依托优质合作伙伴,助力学院教学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区域智能制造产业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