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帮助同学们加强专业基础,认识未来发展需求,5月26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邀请了芜湖双翼液压件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兼副总经理汪泽银,在博学楼W301开展了“专业基本技能过关周”专题讲座——筑牢专业基础,契合发展需求。近20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现场)讲座中,汪泽银围绕“筑牢专业基础,契合发展需求”主题,从6个维度展开。专业上,指出制图以及规范、公差测量及互换性、材料基础是常用的必备知识,希望同学们给予重视;技能上,强调表达、写作、沟通等能力的训练,注重拓宽职业发展通道;观念上,要树立历史、创新、数字、系统、保密等思维观念;发展环境上,从技术和地域两个维度,剖析了时下环境特点;现实需求上,围绕工程技术,列举了产品、质量、安全等岗位设置以及工作特点;在契合上,建议同学们放宽眼界,感知并适应变化,树立长期目标,并坚持不懈,奋力拼搏。整场讲座内容充实、案例丰富、生动有趣,讲座中设置了提问环节,让同学们一起思考,讲座结束后,学生反馈效果较好。本次行业讲座使同学们受益匪浅,让同学们更加清
本网讯 为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实践、创新、协作能力,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5月24日中午14点,第八届自行车拆装大赛校赛于艺术楼前顺利举办。校长吴敏、副校长孙辉以及教务处和学院部分教师到比赛现场指导。(校领导指导)本次大赛经过初赛评比,共有8支队伍成功晋级决赛。比赛过程中,选手积极参赛、评委老师认真评判。参赛队伍根据比赛规则对自行车的车轮、车架、车座、后座等部分完成拆卸、复装。每个队伍都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比赛,比赛选手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拧螺丝、有的负责拆零件、有的负责装零件,每一个队员都分工有序,展现了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团队合作自行车拆装)(评委打分)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激励角逐,评选出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两组、三等奖五组。举办自行车拆装大赛,能够让同学们更深入的了解机械结构在实际产品中的应用,在提升综合技能的同时加强了同学们对“工匠精神 工程能力 产品意识”的理解。(比赛合影)
本网讯 为强化学生专业基本能力培养,加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推进专业基本技能过关周活动实施,机械工程学院分别于5月23日、25日,组织师生赴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参观实习活动。5月23日下午,在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同学们在公司解说人员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公司展厅、缸盖/缸体生产车间、装配调试车间等,通过参观,同学们了解了玉柴公司的发展历程、主导产品以及生产加工装配过程。最后该公司技术中心副总钱立宏从需求管理、产品/技术规划、产品开发、技术准备、应用开发、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为同学们展开说明产品开发过程。(参观机械加工车间)(参观装试车间)(钱立宏授课)(在玉柴合影)5月25日下午,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机械设计部部长赵从虎为同学们逐一介绍了公司主要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在研发车间,同学们了解了工业机器人研发过程。参观结束后,2020级即将开始实习的学生向赵部长咨询了该公司的实习以及就业相关问题。(埃夫特参观)(在埃夫特合影)通过参观实习,同学们了解了
本网讯 为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工作水平,同时学习借鉴其他优秀高校在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宝贵经验,5月17日,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田启华带队前往安徽工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调研交流,该校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伊长文、院长王建平等党政领导和管理人员热情接待了田启华一行。(参观实验室)安徽工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建彬陪同田启华一行参观了学院学科教学、科研实验室。(座谈会交流)随后双方进行了座谈交流,伊长文对田启华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就该院的历史沿革和近年来的情况作了整体介绍。田启华对安徽工程大学机械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随后,双方围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实践教学、科研工作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在两院合作机制方面达成了初步意向。
本网讯 为持续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切实提高本专业教师的备课质量,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本学期继续推进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本学期的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共分为三场,每场活动都按照课程属性划分了明确的主题,分别为:机器人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机电控制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以及检测仿真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以此实现了本教研室教师的全覆盖,并且本学期继续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与交流和指导。(机器人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机电控制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检测仿真类课程思政集体备课)通过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的交流研讨,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教学时的总体思想,授课时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不可为了思政而强行融入与专业课内容毫无关联的思政元素;其次,在备课过程中,可参考一些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和自己所承担的课程深度融合;再次,要关注时事,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避免出现不正确的观点或言论;最后,要突出专业特色,作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要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领悟
本网讯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5月18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与安徽卡仕福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暨“卡仕福汽车CAE分析卓越工程师班”订单班开班典礼在求是楼会议室成功举行。安徽卡仕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华超出席了签约仪式,学校副校长孙辉、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杨文宝、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骆琼、机械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田启华、副院长柴知章、李梦、樊钒,订单班班主任黄自成、相关老师以及全体学员参加了开班典礼。(开班典礼现场)柴知章首先对出席开班典礼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表示校企合作培养是国家和芜湖市落实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实现产教融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产业工程师实施的教育教学改革机制。孙辉指出,通过产教融合订单式培养,一方面让同学们能够站在行业的前沿和专业理论学习相结合,另一方面让同学们的就业方向针对性更强,为正式进入工作、快速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提出美好愿景,一是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脚踏实地,要有坚定的毅力和感恩之心,早日成为企业的骨干;二是要培养自己的工匠精
本网讯 为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加强产教融合,5月6日,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田启华、科技处副处长丁正龙、学院副院长王清清、教师代表一行前往芜湖禾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就教师挂职、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相关事项与企业人员进行交流。(活动相关图片)学院领导在座谈会上围绕学院的办学历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毕业生规模等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强调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希望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促进产教融合,推进企业和学院共建科研实验平台,并为企业精准培养人才,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共赢。随后,在企业相关负责人带领下,一行人员对企业的产品展馆、实验室和生产车间进行了参观,实地了解了该企业的主打产品以及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相关环节。通过此次调研交流,拓展了新的校企合作资源,为学生培养及就业、教师企业挂职、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生态环保新发展理念,让“碳达峰、碳中和”有关政策和知识深入学生群体。3月29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邀请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柳教授,在博学楼W301智慧教室为师生带来一场主题为“主动对接双碳战略,节能减排创新实践”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王清清主持。杨柳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有关政策开始讲起,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节能减排学科竞赛,就如何将竞赛主题与国家政策契合、创新想法来源、团队组建、申报书撰写、答辩汇报等方面开展讲座。杨柳结合学生实际参赛作品,分享了本人在节能减排竞赛指导方面的成功经验,鼓励学生自主选题,鼓励奇思妙想,从实践中激发创新新理念。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国家双碳战略,而且增强了创新理念,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较大帮助。
本网讯 为全面推进学院科研工作发展,提升教师整体科研水平,3月2日上午,学院在求是楼N205会议室举办科研工作座谈会。分管科研工作副校长章敏凤、科技处处长高涛、副处长丁正龙、科技处相关人员、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教研室、实验实训中心、各平台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共计32人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执行院长田启华主持。(座谈会现场)首先,田启华对本次会议的安排作了说明,高涛就举办本次座谈会的目的与意义作了说明,并对机械学院近几年科研成果给予肯定。随后,副院长柴知章代表学院汇报了2023年度科研工作实施方案。高涛处长就汇报中有关科研平台与团队建设、横向项目、纵向项目、论文、专利等事项进行了补充说明。之后,与会教师围绕科研政策、平台建设、团队建设、横向课题、论文发表、科研场地等方面展开讨论并交换意见,与会教授们还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与感想。(参会领导讲话)(章敏凤提出工作要求)座谈会上,章敏凤肯定了大家的发言,并对学院今后的科研工作提出要求。要求青年教师正确认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既要站稳讲台,也要分出部分
本网讯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金秋9月,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柴知章、院长助理王清清、辅导员、实习指导老师等前往芜湖东旭光电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芜湖莫森泰克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芜湖瑞昌电气系统有限公司、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富卓汽车内饰(安徽)有限公司等实习单位看望实习学生。(芜湖东旭光电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走访)(芜湖莫森泰克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访)(芜湖瑞昌电气系统有限公司走访) 在走访过程中,实习指导老师和辅导员们与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了实习学生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等具体情况,听取了他们在实习期间的岗位工作内容、心得感悟以及遇到的问题,并逐一进行交流和解答;老师们向实习学生强调严格操作流程,杜绝安全隐患;鼓励他们踏实工作,努力提高实践能力,增强职业岗位适应性,探索理论与实践融合,做好职业规划,更好地满足企业、社会对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访)(富卓汽车内饰(安徽)有限公司走访)各实习单位代表介绍了学生实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