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第十七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在贵州大学落下帷幕。本届大赛超过40万学生参赛,经前期校级赛、省级赛选拔,来自全国700余所高校的12000多名学子进入最后的决赛。经过漫长的5个多月的培训与多轮的比赛拼搏,我校学生在省赛和国赛中共斩获奖项15项,其中省级奖项8项,国家级奖项7项。(图为大赛开幕式)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自创办以来,已发展成为我国大学生同场切磋成图技艺、展示建模技术的绚烂舞台,是我国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教育活动,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校数字化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领域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进步。自3月份赛事通知发布以来,在学校、学院领导的关注和全力支持下,比赛前期的工作都顺利推进,经过校赛、省赛评比中共遴选出6位队员参加国赛。比赛结果也充分展现了我校学生在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化建模以及机械设计创新方面的能力,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师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图为参赛学生及指导老
本网讯 机械工程学院“红心向党”实践团走进风景秀丽的芜湖,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革命精神。团队首先来到芜湖博物馆,这是一座集展示、教育、研究、收藏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设有“芜湖历史文化”“芜湖民俗风情”“芜湖革命史”等展区,其中“芜湖革命史”展区陈列着许多革命文物,如红军标语、革命先烈遗像、革命斗争史实等,让成员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芜湖地区的革命历史文化,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芜湖博物馆)团队随后来到王稼祥纪念馆,馆内陈列着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生平事迹的图片、文献和实物,通过参观和讲解,大家深刻地感受到王稼祥同志以其思想和行动展示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立党为公、光明正大的崇高革命品德和优良作风。此外,团队还前往了芜湖烈士纪念馆。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感受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强烈碰撞。团队成员看到了烈士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勇事迹,那些年轻的面孔,那些坚定的眼神,仿佛就在眼前。团队成员通过调研也发现了一些公民对部分历史
本网讯 机械工程学院“汇聚青春力量,投身基层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亳州市古井镇,积极参与各项基层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现青年一代的活力与热情。志愿者们来到古井镇董门楼行政村孙庄村,与村政府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村子的基本情况及居民的需求。在充分掌握信息后,志愿者们与工作人员一同走访村民家中,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图为志愿服务活动部分图片)服务过程中,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方面,团队成员向村民普及了中医知识,积极宣传当地政府的“三伏贴”中药活动,并组织村里的老人前往医院参与体验,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的益处。这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健康意识,也增进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教育帮扶方面,志愿者们为当地孩子们开设了“中医药知识讲堂”,不仅传授知识,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维护和爱护我国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去对中医感兴趣,去主动学习中医药文化。“汇聚青春力量,投身基层服务”实践团志愿者们深入基层,宣传华佗及中医的精神,增进了基层群众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为推动我国中医文化发展和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机械工程学院孙奇慧、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征两位老师的指导带领下,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夏日智慧引航,点亮童年梦想”支教团于2024年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组织了5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在宣城市泾县蔡村镇蔡村、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城南社区、芜湖市湾沚区阳光新城社区、铜陵市铜官区、六安市霍山县黑石渡镇街道5地成功开展了为期22天的支教活动。团队采用“线下班级授课+一对一、一对多线下线上答疑+线上云支教”模式,并结合专业特长,打造“点燃美育之火”“爱国主义教育”“趣味运动”“点亮科技之光”“心理健康教育”“线上云支教”等多个特色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授课方式,让孩子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为多彩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点燃美育之火 擎画振兴蓝图为丰富农村儿童课外生活,促进农村美育教育健康发展,团队开设了绘画、手工和非物质文化相关课程,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团队在宣城泾县蔡村开展了“
本网讯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号召,提升广大村民的防诈骗意识,助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三农情深”服务队在地方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下赴安庆市怀宁县腊树镇四合村启动暑期反诈入户宣传实践活动。(团队与指导老师张梦蝶合影)活动期间,大学生志愿者们与村干部紧密合作,入村入户,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反诈宣传工作。志愿者们制作了精美的反诈宣传海报和单页,入村宣讲100余户,发放宣传单页300余份,此外还通过真实案例分享、视频宣传、帮助下载反诈APP等,让更多村民了解反诈知识,提高防骗意识。(下村入户宣传)村民们纷纷表示对电信网络诈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高的警惕性。四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查名来表示:“活动期间,实践团队不畏酷暑,深入基层一线,走进村民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为村民们详细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类型和防范方法,以及指导村民下载国家反诈APP。他们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值得赞扬,也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团队受到村干部表扬)(团队在村委合影
本网讯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机械装备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机械工程学院“钢之心”实践团在郭蔚荣和赵帅帅老师的指导下,前往安徽省马鞍山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机械工程学院“信工科技筑梦队”实践团奔赴江西余干、安徽南陵和宣城三处鸵鸟养殖基地,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实地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并结合专业知识和国家政策,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青年智慧。此次活动由机械工程学院何东伟、马克思主义学院常琳琳老师跟队指导。(图1:与南陵金马特种养殖有限公司座谈现场)实践期间,团队通过大量走访与充分交流,了解到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鸵鸟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增收的新途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江西余干县奔富鸵鸟养殖合作社,团队成员们见证了鸵鸟养殖与孵化的全过程,以及鸵鸟苗、鸵鸟肉与蛋类的销售情况。合作社占地面积超过100亩,直接带动302户农户成功脱贫,连续两年为入股贫困户分红2400元。此外,基地还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图2:基
本网讯 机械工程学院“管城古韵”实践团队赴阜阳颍上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于近日圆满结束。在周倩文、黄可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深入管仲老街和管鲍祠,考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录口述历史,并了解当地商业、手工艺及旅游业发展情况。 (镜头里的管仲老街)管仲老街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皖北合院民居及商业街的古典风貌的重现。团队成员在这里感受了古建筑的精美,并对街道的商业活动、手工艺传承以及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他们还欣赏到了大戏台与七晋塔的文化魅力,了解了这些建筑在地方文化中的重要性。 (大戏台和七晋塔)之后,团队访问了管鲍祠,这是为纪念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与鲍叔牙而建的。管鲍祠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平台,也是举办管仲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团队成员在这里领略了管仲文化的魅力,并通过学习感受到了管鲍二人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政治理念。 (团队合影)“管城古韵”实践团队的颍上之旅是一次充实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管仲老街和管鲍祠的考察,团队成员们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红色遗迹,赓续革命精神,加强爱党爱国教育,机械工程学院“传韵龙岗,绘彩乡村”革命文化探索团积极投入到传承革命文化教育的实践中,赴安徽省天长市龙岗村充分挖掘红色故事,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探寻红色足迹,重走抗大征程安徽滁州天长市桐城镇龙岗村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村庄,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抗大八分校”和“抗大九分校”作为历史遗迹,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时刻,培养出众多的军政人才,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7月18日,实践团走进天长市龙岗村,参观“抗大八分校”和“抗大九分校”等历史遗迹,追溯先烈之辉煌,瞻仰先烈之音容,聆听革命故事,让青年学生深入了解龙岗村的历史背景和革命精神,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7月19日上午,实践团就当地红色资源的保护建设情况进行走访调查。(图为实践团在抗大八分校进行红色革命调研活动) 感受红色文化,领悟抗大精神7月19日下午,实践团前往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夏日智慧引航,点亮童年梦想”支教团在指导老师孙奇慧、王征的带领下,于7月12日至16日在宣城市泾县、安庆市岳西县、芜湖市湾沚区、铜陵市铜官区四地成功开展“五育助力乡村教育”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图为支教团与多地居民进行问卷调研)在为期5天的时间里,支教团走访了四地数百户农村儿童家庭,与孩子们及其家长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五育并举的理念指导下,支教团成员们特别关注了农村儿童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成长情况。支教团成员们不仅给予了孩子们学习上的辅导,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鼓励孩子们发挥特长,展现个性。支教团队还与当地村委会和学校合作,共同举办研讨会,为孩子们普及知识和心理健康常识,帮助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图为支教团成员辅导孩子学业) (图为支教团成员为孩子们举办研讨会)本次“五育助力乡村教育”调研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