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了向党的二十大献上最诚挚的敬意和增强大家的爱国情怀。4月10日,由机械工程学院举办的“礼赞党的二十大,阅读励初心”朗诵比赛在博学楼W401开展,这场比赛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盛会,更是对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的一次深情回顾。(图为活动现场)十二位参赛选手伴随着提前准备的背景音乐和视频,用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朗诵,展现了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与忠诚。比赛中,选手们精心挑选了与主题相关的诗文作品,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如《沁园春·长沙》,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也传递出时代的声音。同时,本次比赛还邀请了专业朗诵评委,给参赛选手们提出来建设性的意见,还指出如果想要在朗诵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的话,还需要更加的努力,并对大家给予鼓励和支持。这次比赛不仅展现了朗诵艺术的独特魅力,更彰显了礼赞二十大的深远意义。在未来,类似的文化活动将继续举办,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网讯 阳春三月送暖风,我们再次迎来“雷锋月”。今年3月5日是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二十五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与时俱进学习与弘扬“雷锋精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机械工程学院开展“践行雷锋精神,传递青春正能量”雷锋月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园,弘扬雷锋精神,为社会贡献青年力量。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文明市民为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雷锋同志的奉献精神,机械工程学院在“学雷锋纪念月”期间,组织开展了以“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文明市民”为主题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际行动提升自身文明素养,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暖心服务,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在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不仅帮助老人过马路、陪伴孤寡老人聊天、为他们提供生活便利,还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去,组织青少年开展书画比赛、科技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活动不仅传递了温暖和关爱,也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
本网讯 清明假期临近,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假期安全意识,机械学院于4月初由各年级辅导员举办了以“安全、学风、缅怀”为主题的清明假期安全教育班会。首先,辅导员讲解了清明节的放假安排,提到假期的出行安全及宿舍用电及防盗问题;随后,针对学院近期下发的纪律整改系列措施进行了班级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学风提出了相关要求,并强调了班干协助共同监督管理,全体同学共同努力,一同营造正向学风;最后,辅导员提到清明假期是我们缅怀先人、享受春光的时节,希望同学们度过一个平安且有意义的节假日。 此次清明假期班会的开展,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端正学习纪律,同时也让同学们在思想上受教育、情感上有共鸣,春无遗勤,秋有厚冀,共同耕耘新的春天。
本网讯 为深入推进学风建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4月1日,由校学生处主办、机械工程学院承办的升国旗仪式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主题活动在学校体育场举行。各学院分管学工负责人、学工秘书、2023级辅导员以及2023级全体学生参加此次活动。活动由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柴知章主持。(柴知章主持活动)(升旗仪式)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闪亮的五星红旗在全体师生的注目礼中冉冉升起。升国旗仪式结束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刘焕胜以《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爱国精神》为题向同学们讲授了四月的思政第一课。他提出“面对国旗,我们对先烈们肃然起敬,活在当下,我们对先烈们缅怀感恩。他们的光辉业绩将彪炳史册,万古流芳,他们的英雄形象,将永远记在我们心中!”他强调“我们要弘扬先烈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坚定爱党、爱国的信念,珍惜美好时光,勤奋学习,顽强拼搏,以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向父母长辈汇报、向学校老师汇报、向祖国先烈汇报。”最后,他希望全体学生牢记感恩、责任、担当和使命,为提升
本网讯 随着三月春风送暖,我们再次迎来了“雷锋月”。为与时俱进学习与弘扬“雷锋精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车辆2204班团支部特此开展“雷锋精神在心中”便民便利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走出学校,弘扬雷锋精神,为社会贡献青年力量。3月13日周三下午,车辆2204班团支部成员集中在芜湖市湾沚区城东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于13:30准时在城东街道进行垃圾的清扫,其中各组组长于17:15检查各组完成情况,并及时向总负责人汇报完成情况。活动中,志愿者们拿着扫帚、垃圾袋等保洁工具对社区内道路、绿化带、活动广场等处垃圾进行全面清洁,对各类小广告、破旧宣传横幅进行了清除,对自行车棚乱停乱放的车辆进行了重新摆放。经过志愿者们的劳动,社区环境变得干净而整洁,获得了居民们一致赞誉,志愿者们在捡起一片垃圾、铲除一张小广告、扶起一辆自行车中践行雷锋精神,在居民们的称赞中传递出友爱互助的好声音、正能量。(图为志愿者大合照)通过本次活动让队员们明白平时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善举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传递着新时代雷
本网讯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大学生的工程制图与产品信息建模的能力,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同时选拔能力突出的学生为参加2024年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做准备。2024年3月30日,“2024年大学生先进成图与产品信息建模(校赛)”在A1博雅楼顺利举办。 参赛学生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将复杂的机械零件和系统转化为精确的数字模型。这不仅考验了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是对他们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挑战,本次校赛的成功举办,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舞台。随着比赛的圆满结束,机械工程学院表示,将继续致力于搭建类似的平台,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创新中成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网讯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推动学校机器人领域人才培养,同时做好第六届安徽省大学生工业机器人应用大赛校内选拔工作,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第六届工业机器人应用大赛于近日顺利举办。本次竞赛由机械工程学院主办,创客梦工厂协会承办。(胡汉春老师指导)(赛前宣讲会)比赛以笔试的形式进行,重点考查选手的PLC编程技术的掌握情况。考试过程中参赛选手沉着冷静,发挥出了自己最好的水平,每位参赛选手都以高度的自律和专业性来对待这次笔试,充分展现出当代大学生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竞赛现场图)本次考试考查了同学们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测绘能力。大家在考试期间认真答题,严格遵守考场秩序,志愿者认真负责,使得此次活动圆满举办,大赛经过结果评比,共有103位同学获奖。考试结束后老师们认真批改每一份试卷,并予以公示。本次比赛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专业知识学习的氛围。
本网讯 在春意盎然的三月,我们迎来了充满爱与奉献的雷锋月。在这个特殊的月份里,一场场志愿活动在机电2302班如火如荼地展开,为学校和社区带来了无尽的温暖与希望。 在雷锋月期间,机电2302班先后举办了两场志愿活动。3月14日下午两点,机电2302班开展了“电动车文明摆放,共建美丽校园”的维护校园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积极劳动,将违规停放的电动车摆放到合理的位置,对乱停乱放的现象及时纠正。(图为活动现场)此外,在3月21日,机电2302班还举办了东湖公园环境保护活动的志愿服务。机电302班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东湖公园的环境整治,他们手持清洁工具,穿梭公园的各个角落,捡拾垃圾、清理卫生死角,为公园的美丽整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雷锋精神的传承秉持着自己的坚持。(图为活动现场)通过本次三月雷锋月志愿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爱心和奉献点亮社会文明的灯塔,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网讯 近日,为深入学习雷锋精神,机械工程学院材料2301团支部的志愿者组织举办了“学习雷锋,服务社区”维护交通志愿活动,以及净化校园环境的志愿活动。此次活动于2024年3月29日在城东新城如期举行,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和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活动旨在通过志愿者们的实际行动,缓解不文明的停车现象,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强化交通管理,共同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社区交通环境。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手持宣传资料,热情地向过往居民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醒大家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同时,志愿者们还主动对路边不文明停车的现象进行了纠正。活动后,社区负责人认识到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还应加强与交通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解决社区交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志愿者代表也分享了他们在维护交通秩序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志愿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图为“学习雷锋,服务社区”维护交通志愿活动)此次“学习雷锋,服务社区”维护交通志愿活动以传承雷锋精神、服务社区居民、强化交通管理为宗旨,取
本网讯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三月,机械2304班的同学们积极响应“雷锋月”志愿活动的号召,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奉献精神。本次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在雷锋月期间,机械2304班的志愿者们参与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组织了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去社区慰问孤寡老人,为老人们打扫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关爱;宣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为劳苦群众分发饮用水。(图为同学们宣传雷锋精神和送水)在这个“雷锋月”,机械2304班的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雷锋精神,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扬。通过参与这些志愿活动,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深刻体会到了奉献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雷锋月”志愿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机械2304班的同学们将继续发扬雷锋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