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国家鼓励青年服务基层的号召,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溪畔新前・青耕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郭维维的带领下,走进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千岭乡新前村,开展了一系列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包括与当地政府对接交流、走访贫困村民、宣传防溺水与交通安全、调研青梅种植产业、建立实践基地等。(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合照)对接政府寻机遇,共绘乡村振兴新篇团队第一站便来到了新前村村委会和当地政府对接,为后续活动顺利开展做准备。在与当地政府深入交流中,团队了解了新前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期间团队积极提出合作发展与搭建新媒体电商平台新思路,同时仔细询问政府对团队活动的支持政策、指导建议、以及开展活动时需要注意的细节,为后续交流合作奠定基础。(图为实践团队和夏书记交流)走访贫困村民,传递帮扶热情在与村委会干部的多次交流中,团队了解到了乡村振兴给乡村和村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并开启了为期3天的实践走访。在走访中,团队深入贫
本网讯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与芜湖市消防救援局新闻宣传科正式建立大学生消防志愿服务共建机制,并在芜湖消防科普教育馆设立实践基地,共同推进消防宣传志愿服务工作。(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芜湖市消防救援局工作人员合影)一、参观学习,筑牢安全防线 7月8日上午,我院“蓝焰护航”消防安全实践团学生代表在指导老师张宁禧、李雅婧的带领下,前往芜湖消防科普教育馆开展实地学习。通过消防员的专业讲解,团队成员系统掌握了火灾预防、器材操作、火场逃生等技能,并通过VR模拟等互动体验深化了消防安全认知。(图为参观学习消防各类型车辆及装备)(图为实践团参观消防科普馆)在参观学习中,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中国消防事业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灭火方式到现代化救援体系的演进,深刻感受到消防事业的崇高使命。通过消防员的生动讲解,同学们更加深刻理解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消防队伍宗旨,这十六字方针不仅镌刻在消防站的墙面上,更深深烙印在每个队员的心中。大家纷纷表
本网讯 2025年暑期,机械工程学院“傩韵贵池,青年传薪”实践团在指导老师汪倩雯带领下,赴“中国傩戏之乡”池州开展文化传承实践,开启了一场与千年傩魂的对话。 叩响傩文化之门,实践团首站探访池州市博物馆与秀山门博物馆。在傩面具雕刻传承人姚维耘的工作室,学子们目睹了匠人双手的沧桑与技艺的坚守。姚师傅的木雕作品凝聚着对傩文化的深情,青年们在他的指导下尝试雕刻与上色,体会力道与神韵的微妙平衡。(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秀山门博物馆前合影)(图为姚维耘师傅向实践团成员讲解各式傩面具神态)(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姚维耘师傅指导下为傩面具上色)随后,机械学子深入茅坦山湖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唐茂华爷爷的古朴庭院,成为实践团情感升华的熔炉。他语调平缓却字字千钧,将傩舞的起源、家族的坚守娓娓道来。在唐爷爷的得意门生唐志杰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褪去初时的青涩与拘谨,身着傩服全神贯注地模仿着傩舞。 (图为唐茂华爷爷向实践团成员讲解傩腔)(图为传承人唐志杰教实践团成员傩戏的基本动作)(图为传承人唐志杰教实践团成员傩戏的基本动
本网讯 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绩溪古韵探徽团”,在指导老师周倩文的带领下,走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绩溪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深入徽墨园、绩溪文庙、绩溪博物馆及千年古村仁里,在行走的课堂中探寻徽文化根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时代魅力。(图为“绩溪古韵探徽团”成员合照)2025年7月4日,“绩溪古韵探徽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绩溪胡开文墨业,作为徽墨文化的重要传承地,这里集中展示了徽墨的制作技艺、历史沿革及艺术价值。队员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近距离观摩了点烟、和料、压模等徽墨制作关键工序,亲身感受“一两徽墨一两金”的匠心传承。大家纷纷表示,徽墨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凝聚着古人智慧的文化载体。(图为实践团观摩徽墨制作工序)随后,实践团队来到绩溪文庙。站在大成殿前,仰望这座始修于1044年(庆历四年)、历经900多年风雨的建筑,感受着其承载的尊师重道、崇学尚文的精神内涵。大家纷纷表示,在这里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的学子们一同聆听着圣贤的教诲,深刻体会到了儒家
本网讯 为深化法治认知,践行青年担当,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青穗普法路 志愿映乡红”法宣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吴光岳、常琳琳的带领下,于2025年7月4日深入芜湖基层一线,联合芜湖三山经开区社区矫正管理局、湾沚区政法委组织依次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司法实践活动,以青春脚步丈量法治建设的坚实土壤。(图为团队与指导老师吴光岳、常琳琳合影)零距离感知社区矫正,见证司法温度团队首站抵达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在三山经济开发区保定司法所,团队成员沉浸式旁听了一场社区矫正对象法治教育专题活动。司法所工作人员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法律红线,强调遵纪守法的严肃性与重塑生活的可能性。严肃而不失关怀的课堂氛围,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社区矫正作为“高墙外的改造”,其教育帮扶的核心价值在于预防再犯罪、促进社会和谐。在三山经济开发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团队成员和管理局领导、挂职民警干部进行了简单的座谈会。随后参观了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及功能区域,从智能定位监管平台的高效运作,到了解入矫宣告和远程探视的全流程规范化
本网讯 为深入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切实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与发展,2025年7月8日至10日,机械工程学院组织开展了暑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访慰问活动。党总支副书记韩海东及辅导员老师组成慰问小组,深入合肥市各县区实地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传递学院的温暖与支持。(图为走访现场)走访期间,慰问小组实地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与实际困难,与学生家长促膝长谈,详细介绍了国家及学校的各项资助帮扶政策,传递了学院对学子的殷切期望。他们鼓励学生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励志成才,将磨砺转化为成长动力,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师生间真诚的交流,有效增进了家校联系,构筑起坚实的育人桥梁。(图为走访现场)学生及家长深受感动,对学院的慰问表达了由衷的感谢,表示将努力克服困难,不负期望。此次走访是机械工程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资助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通过实地走访,学院不仅精准掌握了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畅通了家校协同育人渠道,更将关怀送到学生家中、送进学生心里,为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机械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缅怀革命先烈,铭记革命历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2025年7月5日-7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赤色年轮探寻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朱雨的带领下,深入黄山市岩寺镇新四军军部旧址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了以“挖掘红色历史,传承爱国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实地探寻、聆听宣讲、沉浸式体验等形式,让红色基因在青春血脉中延续。(图为赤色年轮探寻队成员合照)在军部旧址纪念馆内,泛黄的史料与斑驳的文物共同勾勒出那段烽火岁月的轮廓。从新四军战士用过的步枪、磨破的绑腿,到记录战略部署的手写电报、群众支援前线的扁担,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铁心向党的忠诚”与“军民鱼水的深情”。当看到展厅里复刻的新四军战士宿营场景:简陋的草铺、补丁摞补丁的军装、在油灯下书写的入党申请书,队员们驻足良久,指尖轻触展柜玻璃,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炽热的革命信念,对“为民族解放而战”的担当有了更具象的理解。(图为团队成员观摩新四军历史文物)从史料研读至实地走访
本网讯 “清冷水入中江流,以水淬铁铁可柔。千门扬锤声不休,百炼精镂过梁州,精美工聚物有尤,汤鹏之技古莫俦。”这是清代乾隆年间流传在芜湖的《汤鹏铁画歌》。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引,2025年7月7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匠心传承”实践团,在李仁往、赖敏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探访芜湖市鸠江区飞龙铁画生产基地,亲身参与到“铁骨画魂”的工匠精神传承中。通过实地观摩、匠人访谈与技艺体验,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这项三百多年非遗技艺的魅力,更在铁锤与铁砧的撞击声中,触摸到中华工匠精神的时代脉搏。(图为实践团队合照)芜湖铁画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康熙年间,在发达的冶炼工艺影响下,姑孰派画家肖云从和铁画艺人汤鹏经过磨砺与创新,创造了独特的芜湖铁画。铁画以其“铁打丹青”的独特技艺闻名于世,它以钢铁为“墨”,以铁砧为“纸”,以铁锤为“笔”,将中国画的意境、书法的风骨、雕塑的立体感完美熔铸于一体。实践团队通过非遗传承人高文清老师和任老师的介绍,不仅系统地了解铁画历史、取
本网讯 为帮助我院学子精准把握考研动态,科学规划备考策略,7月9日(星期三)下午15:30,我院特邀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术带头人和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刘琪教授在求是楼二楼会议室举行考研专业课指导讲座。讲座聚焦考研专业课备考要点,并权威解读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我院相关专业学生踊跃参加。 刘琪教授作为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资深专家和学院领导,拥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及研究生招生经验。讲座中,刘教授首先深入剖析了材料类考研专业课的核心知识点、重点难点以及高效的复习方法,为在场学生指明了备考方向,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图为讲座现场)讲座的核心环节是对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解读。刘琪副院长详细介绍了该院2025年的招生专业方向、预计招生名额、考试科目设置、专业课参考书目等重要信息。他还就近年来考研政策的变化趋势、复试环节的考察重点以及优秀生源选拔标准等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说明和权威解答。
本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落实学校关于素质养成和综合测评工作的相关要求,机械工程学院各年级辅导员于6月30日前后组织开展了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素质养成与综合测评主题班会。班会围绕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解读、素质养成计划制定、评优评先政策宣讲等内容展开,旨在引导学生明确成长方向,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氛围。 解读政策,明晰方向班会上,辅导员首先结合《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详细讲解了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测评模块的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针对同学们普遍关注的“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志愿服务时长要求”等问题,辅导员通过案例分析、互动答疑等形式进行了重点说明。(图为班会现场)聚焦习惯养成,强化行动落实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重成绩轻实践”“目标模糊”等问题,辅导员鼓励学生从晨读、运动、技能学习等小事入手,通过每日记录、小组监督等方式培养自律习惯。此外,班会特别强调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辅导员结合往年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