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24日至29日“徕卡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决赛暨“永新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金相大会在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成功举办。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近600所高校的2000余名材料类专业学子同台竞技。在国赛的激烈争夺中,我校参赛学生取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的优异成绩。 获奖学生均来自机械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分别是:2023级邹雅雯,获全国一等奖;2023级余梦伟,获全国二等奖;2022级梁琦,2023级叶晓蝶和朱雪漫,获全国三等奖。(图为参赛师生合影)参赛学生在赛前利用课余时间刻苦训练金相技能,严格要求自己,对样品制备精益求精,掌握了精湛的金相制备技能。在全国大赛中,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充分发挥了自己扎实的金相制备技术水平及动手实践能力,展现了安信工学子的优良精神面貌与风采。学校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激励同学们增强科研兴趣和工匠精神,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机械工程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兴趣的
机械工程学院
2025-07-29
本网讯 近日,机械工程学院“文溯传承先锋队”走进芜湖市湾沚区西河古镇,开启了一场兼具文化探访与实践服务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团队成员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服务乡村的热忱,穿梭于古街老巷间,在触摸历史脉络的同时,也将青春力量融入古镇的保护与活化实践中。(图为“文溯传承先锋队”实践团成员合影)活动期间,实践团队深入古镇街巷,与当地政府负责人、居民、游客交流,详细了解古镇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古镇未来发展的规划。通过拍摄精美短视频以及图片,用数字化手段记录调研并宣传非遗传承现状,挖掘古镇历史文化,结合数字视域下的相关政策和发展机遇助力古镇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立足红色文化,融和当地特色风俗和传统非遗手工艺传承等,探索古镇文化和经济双发展的新途径。(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居民交流)(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游客交流)此次调研旨在探索传统文化、非遗资源等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团队将结合调研成果,弘扬古镇革命文化、保护传承非遗资源、创新文旅融合发展,助力当地文化振兴与产业兴旺,展现青年学子保护传统文化和服务乡村
机械工程学院
2025-07-24
本网讯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机械工程学院“‘荷’谐共进,青春赋能实践团队”在张梦蝶和周静老师的带领下于暑期来到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沙墩村,开展了一系列关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暑期调研活动。(图为团队在沙墩村村委会合影留念)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产业发展及当地党建风土文化,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活动期间,团队成员来到了陶辛镇沙墩村进行走访调研,调研过程中,团队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走访观察,充分了解了当地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广泛收集村民与村委干部对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图为团队与陶辛镇沙墩村村民交流)村书记陶文俊向实践团队介绍,沙墩村作为“陶辛荷花小镇”的核心区,以 “荷莲经济为主导、三产融合共生”的生态循环产业体系,形成全链条发展模式。该模式以“一朵荷花”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形成“
机械工程学院
2025-07-24
本网讯 2025年暑期,机械工程学院“徽韵三雕青春行”实践团队在韩燕玉、查璇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奔赴绩溪,深入探寻“徽州三雕”非遗文化。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工艺观摩及文献研习等多种形式,考察了绩溪作为徽文化核心区域在“三雕”技艺保存、传承与发展方面的现状。以实际行动践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团队期望通过详实的调研记录与后续传播,提升社会公众对以“徽州三雕”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意识。 博物馆中观古今,一凿一刻皆乾坤团队首站来到绩溪三雕博物馆。馆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砖雕、木雕、石雕作品,这些凝聚着古代工匠心血与智慧的杰作,生动展现了徽州地区的历史风貌、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这组镂空雕师纹石额枋,运用了‘透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技法,徽州石雕多用于牌坊、祠堂、桥梁等建筑物的装饰,以及石栏杆、石狮子等。石雕作品以坚固耐用和雕刻精细著称。”在讲解员细致入微的讲解下,同学们近距离欣赏着石雕窗棂,指尖轻轻触碰那些被岁月摩挲得温润的纹路,似乎能感受到当年工匠们专注创作时的温度。(图为
机械工程学院
2025-07-20
本网讯 为激活非遗传承新动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板凳游龙,青农助梦”实践团一行六人深入黄山市休宁县右龙村,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图为三所大学实践团成员与张书记合影)实践团聚焦国家级非遗“徽州板凳龙”,在传承人张光武实践地,通过工艺数字化记录、新媒体传播、文创开发三大行动,探索“非遗+文旅”融合路径,以青年智慧破解传承困境,推动千年技艺焕发生机。廿载坚守:从沉寂濒危到国遗荣光右龙村是徽州板凳龙的重要传承地。板凳龙由威严龙首、家家户户长条板凳拼接的龙身及灵动龙尾构成,每节板凳象征一户男丁,蕴含着家族团结的文化寓意。2005年,时任村书记张光武在政府支持下果断复兴技艺,带领老艺人凭借记忆与祠堂壁画线索,仅用月余重现龙首龙尾,并打破“传男不传女”旧俗,首次号召女性参与舞龙。经二十年努力,板凳龙于2015年成功入选省级非遗,2021年晋升为国家级非遗,张光武亦于2025年获评国家级传承人。(图为张书记讲解板凳龙历史)(图为张氏宗祠展览)青年三策破传承困局,田野
机械工程学院
2025-07-18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国家鼓励青年服务基层的号召,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溪畔新前・青耕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郭维维的带领下,走进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千岭乡新前村,开展了一系列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包括与当地政府对接交流、走访贫困村民、宣传防溺水与交通安全、调研青梅种植产业、建立实践基地等。(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合照)对接政府寻机遇,共绘乡村振兴新篇团队第一站便来到了新前村村委会和当地政府对接,为后续活动顺利开展做准备。在与当地政府深入交流中,团队了解了新前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期间团队积极提出合作发展与搭建新媒体电商平台新思路,同时仔细询问政府对团队活动的支持政策、指导建议、以及开展活动时需要注意的细节,为后续交流合作奠定基础。(图为实践团队和夏书记交流)走访贫困村民,传递帮扶热情在与村委会干部的多次交流中,团队了解到了乡村振兴给乡村和村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并开启了为期3天的实践走访。在走访中,团队深入贫
机械工程学院
2025-07-17
本网讯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与芜湖市消防救援局新闻宣传科正式建立大学生消防志愿服务共建机制,并在芜湖消防科普教育馆设立实践基地,共同推进消防宣传志愿服务工作。(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芜湖市消防救援局工作人员合影)一、参观学习,筑牢安全防线 7月8日上午,我院“蓝焰护航”消防安全实践团学生代表在指导老师张宁禧、李雅婧的带领下,前往芜湖消防科普教育馆开展实地学习。通过消防员的专业讲解,团队成员系统掌握了火灾预防、器材操作、火场逃生等技能,并通过VR模拟等互动体验深化了消防安全认知。(图为参观学习消防各类型车辆及装备)(图为实践团参观消防科普馆)在参观学习中,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中国消防事业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灭火方式到现代化救援体系的演进,深刻感受到消防事业的崇高使命。通过消防员的生动讲解,同学们更加深刻理解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消防队伍宗旨,这十六字方针不仅镌刻在消防站的墙面上,更深深烙印在每个队员的心中。大家纷纷表
机械工程学院
2025-07-16
本网讯 2025年暑期,机械工程学院“傩韵贵池,青年传薪”实践团在指导老师汪倩雯带领下,赴“中国傩戏之乡”池州开展文化传承实践,开启了一场与千年傩魂的对话。 叩响傩文化之门,实践团首站探访池州市博物馆与秀山门博物馆。在傩面具雕刻传承人姚维耘的工作室,学子们目睹了匠人双手的沧桑与技艺的坚守。姚师傅的木雕作品凝聚着对傩文化的深情,青年们在他的指导下尝试雕刻与上色,体会力道与神韵的微妙平衡。(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秀山门博物馆前合影)(图为姚维耘师傅向实践团成员讲解各式傩面具神态)(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姚维耘师傅指导下为傩面具上色)随后,机械学子深入茅坦山湖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唐茂华爷爷的古朴庭院,成为实践团情感升华的熔炉。他语调平缓却字字千钧,将傩舞的起源、家族的坚守娓娓道来。在唐爷爷的得意门生唐志杰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褪去初时的青涩与拘谨,身着傩服全神贯注地模仿着傩舞。 (图为唐茂华爷爷向实践团成员讲解傩腔)(图为传承人唐志杰教实践团成员傩戏的基本动作)(图为传承人唐志杰教实践团成员傩戏的基本动
机械工程学院
2025-07-15
本网讯 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绩溪古韵探徽团”,在指导老师周倩文的带领下,走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绩溪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深入徽墨园、绩溪文庙、绩溪博物馆及千年古村仁里,在行走的课堂中探寻徽文化根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时代魅力。(图为“绩溪古韵探徽团”成员合照)2025年7月4日,“绩溪古韵探徽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绩溪胡开文墨业,作为徽墨文化的重要传承地,这里集中展示了徽墨的制作技艺、历史沿革及艺术价值。队员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近距离观摩了点烟、和料、压模等徽墨制作关键工序,亲身感受“一两徽墨一两金”的匠心传承。大家纷纷表示,徽墨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凝聚着古人智慧的文化载体。(图为实践团观摩徽墨制作工序)随后,实践团队来到绩溪文庙。站在大成殿前,仰望这座始修于1044年(庆历四年)、历经900多年风雨的建筑,感受着其承载的尊师重道、崇学尚文的精神内涵。大家纷纷表示,在这里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的学子们一同聆听着圣贤的教诲,深刻体会到了儒家
机械工程学院
2025-07-14
本网讯 为深化法治认知,践行青年担当,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青穗普法路 志愿映乡红”法宣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吴光岳、常琳琳的带领下,于2025年7月4日深入芜湖基层一线,联合芜湖三山经开区社区矫正管理局、湾沚区政法委组织依次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司法实践活动,以青春脚步丈量法治建设的坚实土壤。(图为团队与指导老师吴光岳、常琳琳合影)零距离感知社区矫正,见证司法温度团队首站抵达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在三山经济开发区保定司法所,团队成员沉浸式旁听了一场社区矫正对象法治教育专题活动。司法所工作人员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法律红线,强调遵纪守法的严肃性与重塑生活的可能性。严肃而不失关怀的课堂氛围,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社区矫正作为“高墙外的改造”,其教育帮扶的核心价值在于预防再犯罪、促进社会和谐。在三山经济开发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团队成员和管理局领导、挂职民警干部进行了简单的座谈会。随后参观了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及功能区域,从智能定位监管平台的高效运作,到了解入矫宣告和远程探视的全流程规范化
机械工程学院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