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人才培养
专业介绍 首页 > 人才培养 > 专业介绍
  •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概况为响应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机械工程学院于2023年开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目前在校生174人。本专业立足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备机械工程、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重点培养在智能制造相关领域从事智能装备、智能产品、产线等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应用、运行管理的工作,并富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就业领域: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在汽车制造等领域从事智能产线规划与实施)、工业软件开发(开发MES系统、设备预测性维护平台等工业级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参与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系统等创新项目开发)、制造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提供智能工厂改造、工业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等。教学条件本专业设教学实验室6个(不含公共教学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分别为:信号测量与分析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实验室、PLC创新应用实验室、智能制造生产线以及在建的一个智能制造装备实验室,设有2个芜湖市智慧工业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室,
    2025-04-13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定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科专业。聚焦智能装备制造及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掌握金属材料成型工艺与装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质量检测和可靠性评价、模具设计等知识与技能并存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现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能够在重型机械行业、装备制造业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材料成型过程控制、工艺优化和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产品开发、设计制造、科学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1.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材料成型原理Ⅰ、材料成型原理Ⅱ、材料成型CAE、铸造工艺学、焊接工艺学、铸造质量及其检测、焊接质量控制、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2.培养模式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生态,实现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覆盖20+门核心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形成“课程项目→学科竞赛→毕业设计→企业课题”四级进阶体系;涵盖10余门线上线下混合式改革课程,基于智慧教学平台,融合线上资源,构建线上线
    2025-04-1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机械专业培养目标及方向: 本专业以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为主,兼顾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行业应用的工科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工程应用能力,能够在机械制造自动化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的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设有机械制造、机电工程、模具设计、夹具设计等专业方向。 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数控技术、传感器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机电传动控制、机构分析与综合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制图测绘、精工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实验、机制专业综合设计/实验、数控加工实训、模具设计制造实训、零部件测量加工装配实训、产品加工工艺实训、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
    2022-04-19
  • 车辆工程专业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机械制造、车辆及发动机领域,进行产品设计、制造、研究开发、生产组织管理和经营销售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设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工艺与装配技术等专业方向。 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电器、汽车试验学、汽车故障诊断与修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制图测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车辆拆装实验、专业特色课程设计、材料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实验、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
    2022-04-1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
    一、专业介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属于工学门类下的机械工程类专业。本专 业采用“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在结合本专业、行业特点的 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周围机械企业繁多的地理优势,校内校外相结合,有效融 合多种资源,以横纵向课题及各类比赛等为载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 题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产品意识、工匠精神、工程能力”的专业特 色,注重“现代产品意识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机电结合为切入点,以“机” 为主,机电液相结合的原则,机械工程、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并重,形成覆盖 设计、制造、控制三大部分的教学培养体系。 二、培养目标     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 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 好的人文修养和理论素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外语基础,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
    2020-09-01